“标准营造”的年轻建筑师组合和他们在阳朔的商业小街坊
01 June 2005
 


Young Architects of Standardarchitecture and Their Yangshuo Storefronts

张悦 ZHANG Yue

摘要 文章以工作室设计和阳朔小街坊设计为例,以个人化的角度解读了“标准营造”的年轻建筑师组合的设计理念和工作方式,分析了他们在创作中对历史文脉、城市肌理、材料构造等因素的敏感把握;文章认为建筑师在阳朔商业小街坊的设计中提炼并抓住了当地的景观特征,并创造性地发展了乡土材料的使用和构造方法,是在历史地段进行的依次较为成功的实践。

关键词 “标准营造” 新一代 阳朔 商业小街坊 材料构造

ABSTRACT This article, taking the design of their studio and small storefronts in Yangshuo as examples, interprets the ideas of the young architects of standardarchitecture from a personal point of view, analysing their well-handling of historical context, urban fabric, building materials and construction. For the Yangshuo project, this article thinks that the architects have grasped the key characteristics of the landscape, and developed the still in use local material and construction method. Thus it a successful practice in a historical area.

KEY WORDS Standardarchitecture, The New Generation, Yangshuo, Storefronst, Material, Fabrication Construction

1 设计理念

要了解张轲、张弘、茹雷和克劳迪娅?托伯达 (Clandia Toborda) 等“标准营造”年轻建筑师们的观点,解读他们的作品,我认为,可以从对待历史、材料偏好、构造精确及作品中的轻与重的关系这几个方面入手。或许我们应该以今年完成设计并开始使用的工作室作为索引,因为建筑师的自宅与事务所设计,往往最能淋漓尽致地表达其设计观。

1.1 对待历史

“标准营造”的工作室,藏匿于清华、北大之间的科学院某厂院内的一处闲置仓库。这座1950年代苏联援建的大跨度木屋架建筑,经过“标准营造”的精心改造,地段里原有的建筑与景观元素被充分地保持或恢复了它固有的气质,新增加的设计似乎是不希望影响到周围的一切。这无疑体现了“标准营造”的建筑师们一贯以来对于地段原有信息的态度。

或许是这种态度暗暗左右了“标准营造”的项目选择,从北京东便门明城墙遗址公园与北京白塔寺到阳朔的历史街区乃至西安古城墙景观,这些作品都是以新的设计重新介入历史地段。 

1.2 材质偏好

仍以新事务所为例。在新事务所的改造设计中,原有的内墙白灰抹面被全部刮去,取而代之的是暴露出来的粘土砖及其表面上交错的刮拭痕迹;地面延续了一贯的素面水泥刷漆方式……在这里,建筑材料自身的表现力被充分发挥出来。

同样,北京东便门城墙的城砖外露、阳朔小街坊的青石块墙身的创造、以及更多作品中纯木材与素混凝土材质的直接呈现,无不反映了“标准营造”对材料原质性的专注。

1.3 构造精确

精确,是“标准营造”给我留下的最深刻印象。设计师的铅笔工具草图、方案册中纤小的字体与强烈的排版控制逻辑,技术图纸的单细线绘制打印,这些被他们称为自己“drawing culture”的精确,最终都体现在了建筑作品的构造和节点设计上。

例如新事务所的窗的设计,就是最好的体现之一:首先将通风采光功能与玻璃窗剥离开来,将实际的通风口隐藏在窗间墙处,进而将整幅的玻璃胶粘在钢板窗箱的外侧最外缘,玻璃与窗框在物质体现上几乎被控制到将要消失,而仅留下“窗”作为一个概念般地洞开在墙上。

1.4 轻与重

在“标准营造”的作品中似乎总有一种纠缠于“轻”与“重”之间的矛盾。

轻,是指在设计概念上的近于游戏的态度。以华润置地的售楼处最具体现,泼墨涂鸦的笔触构思非常简单。在其他“标准营造”的总图与设计中,原发的构思逻辑也常常是一些奇异的图形,多数构图甚至让人觉得非常不专业,他们总是在挣脱甚至排斥着经验与传统的构图方式。

重,则表现在对轻快的游戏概念的实现上。大尺度模型近于真实的空间的体验是“标准营造”的一贯作风。在新事务所的大空间里,就摆放着一个华润售楼处外廊的1:25的模型,它是如此之长,以至于要稍稍倾斜才能在这个大跨空间里完全往下。除了模型之外,涂鸦的设计逻辑的结构计算、室内设计、采光照明设计,都使得看似游戏的原发概念变得真实而得以最终实现。

2 阳朔的商业小街坊

最早听张轲提起要在阳朔作一个小街坊,我想那必定是一个非常沉重的项目,因为地段位于一座如此敏感的风景名胜地与历史古城。“沉重”,在我随后经历的这个方案的评审会上就得到了印证,各方专家的激烈评判足以使绝大多数想在此地有所作为的建筑师感到绝望。所幸,“标准营造”的两位主要设计师张轲和张弘的情绪似乎并未受到多大的影响。评审会后我们到一方阁饮茶,他们对这个方案的未来气定神闲,成竹在胸。其时漓江两岸层峦叠嶂、竹影婆娑,我想如此“轻快”的心态应该是一个好的开始。

如前文所述,“标准营造”从来不忽视建筑所在的场所。他们的设计多数都呈现出一种对地段时空的新地、轻轻地介入。阳朔的项目也不例外,早在任何概念构思的工作开始之前,一个囊括数公里山水聚落的大地段模型便被制作出来。在大范围的空间品质分析中,街道走向与峰峦不同侧面之间的视觉连接特征被提炼出来,进而成为总图设计的决定性因素之一。这也是为什么,当我们孤立地对这几组切割形态既不时尚、又不尽合理的建筑不以为然,而当建筑落成后身处其间时,却被这街巷与山体的对望关系深深感动的原因。对阳朔地域性特征把握,还表现在对当地的材料与构造的进一步学习和再创作。张轲、张弘对乡土建筑的关注由来已久,与多数研究者的历史考证与类型梳理不同,他们对于民间工匠的经验积累与工艺创新更为偏好。他们每到一地一般会尽量作访民居,并有志于整理发表专门研究中国乡土建筑的DETAIL。正因为上述的偏好,他们在阳朔的设计中抛弃了书本中对广西民居的范式总结(其实民间的创造从来也都与范式的总结无关),从那些固定的院落街巷模式与剖面比例之中解脱出来。他们饶有兴趣地在阳朔及其周边进行了乡土建筑的材料与工艺的记录。

于是在整个基地巷道使用青石块铺地成了自然而然的事情。传统的青石垒砌重墙在现代的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中不再适用,然而石板贴面显然又过于轻薄,于是一种“外砌青石夹墙--内浇注钢筋混凝土”的承重柱、墙的构造形式被创造性地提出。青石在与结构的胶着之中充分展现了它的厚度与力量,同时也不失当代工艺的挺拔锋利。当地建筑中杉木门窗的折叠或斜撑开启方式被继续使用;而屋顶的坡度、长短、厚度却不恪守传统,而是被赋予新功能并采用新工艺,但是统一的小青瓦屋面已足以使该地块融入到整个古城之中。

整个建筑的高潮应该出现在中央的竹片表皮的大厅。在这里,当地富产的竹茎被劈裂成窄片,侧向紧密列成隔栅,包裹住建筑的四周表面。从正面看是锋利的竹侧翼,可透见室内;稍稍侧过一点则看到内凹的竹内表面,竹节的阴影深刻而任意的舞动着;而从另一个侧面则可看到竹茎光滑的外表面,竹片又仿佛变为成排的整竹。这样精确的构造仿佛专为竹材而设计,而所呈现的多种微妙变化,是其他任何金属材料与木材都无法达到这种效果。这个竹厅被整个街坊包围着,悄悄地探向城市的街道,给路过的人们一个不经意的发现之喜。

2005年的春天,这个阳朔的小小街坊完工落成。它始于一场见仁见智的沉重讨论,而最终成于一次轻快的坚持。“标准营造”的建筑观以及其对于形式的敏锐、自信与控制力在此得以体现。

正如张轲、张弘自己所说的:“我们既不愿移植一个外来的房子,也不想简单模仿任何传统的手法,我们感兴趣的只是建造本身--用最自然、最本地的方法来建造。我们于是放弃了建筑师常有的自大和急于表现的欲望,开始用阳朔本地的方式垒砌和编织这几栋普普通通的房子,这几条小街就以阳朔自己的方式存在了--街是对着山的,街上的房子是自由的,几乎没有一个是直角的,这样随意地摆放在街边上;房子用的都是本地的石片、本地的瓦片、本地的木片,和用江边毛竹削成的竹片。远远看去,这房子并没有什么稀奇,只是走进这几条小街的时候,才会有偶然邂逅的喜悦。”


项目概况 
名称:标准营造工作室 
地点:北京中国科学院仪器厂院内 
场地面积:500 m² 
建筑面积:340 m² 
建筑师事务所:standardarchitecture 标准营造 
设计师:张轲,张弘,克劳迪娅·托伯达(Claudia Taborda) 
设计团队:高飞、郝增瑞、韩晓伟、杨欣荣、刘新杰、李琳娜、李明芳 
设计时间:2004 
建造时间:2004 
结构类型:砖混结构接合木屋架厂房改造

名称:阳朔商业小街坊 地点:桂林阳朔镇中心 
场地面积:2366 m² 
建筑面积:6254 m² 
建筑师事务所:standardarchitecture 标准营造 
设计师:张轲,张弘,克劳迪娅·托伯达(Claudia Taborda)
设计团队:盖旭东,杜霄敏,杨颖,齐洪海,韩晓伟,高飞,郝增瑞,秦颖,梁华,王文祥,刘新杰
设计时间:2003-2004 
建造时间:2004.1-2005.5 
结构类型:混合结构接合阳朔石土法砌筑

作者单位:清华大学城市与建筑研究所
作者简介:张悦,男,清华大学城市与建筑研究所博士
收稿日期:2005.09.18
Copyright @ 2021 zao/standardarchitecture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标准营造规划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06014575号